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双凤桥94号
电话:023-68246888
传真:023-68246888
邮箱:admin@youweb.com
更新时间:2024-12-30 19:47:19
八路军楼前先制作沙盘水平令人叫绝窗户和射击孔一个不少五金抗日战争中,日军在我敌后根据地修建了数不清的炮楼。这些炮楼多修在根据地的交通要道上,对我敌后军民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缺乏重武器的八路军为了拔掉这些炮楼,可是想尽了办法。光从战前的准备来看,八路军以及后来的解放军的战斗素养取得全国的胜利是必然的。
炮楼这个东西算是亚洲特色,在当时的欧洲战场绝见不到,说起原因令人心酸,就是欺负咱们武器差、火力弱。名为炮楼,其实根本就没有炮,顶多四五个日军,配上一两挺机枪,再加上十几个伪军,竟然就能封锁一大块区域。
日军修建炮楼,在初期可谓是一丝不苟,不用钢筋水泥而是用水泥砖,据说这种材质能吸引爆炸冲击波。而水泥和砖头都是从国内专门制作后运来的。炮楼的墙厚达70-100公分,别说八路军没有重炮,就是二营长把意大利炮拉来,除非垂直命中,不然根本就打不动炮楼。
随着日军战线的拉长,资源的不济,后面的炮楼修的质量就有所下降了。要么就地取材,强拆当地百姓的房子取砖,要么干脆是木料加夯土结构的,这为八路军攻楼创造了条件。
八路军创立初期,极度缺乏重武器。缴获一门掷弹筒就如获至宝,要是缴获一门九二式步兵炮,那就和李云龙一样高兴得睡不着觉了。但像九二式步兵炮这样的武器,只有主力部队才能使用,加上炮弹和炮手的不足,如果一场战斗下来没有缴获,那下一次战斗炮兵就有可能只能看不能打了。
主力部队尚且如此,那游击队、县大队、区小队就更别想了。像现在的神剧那样,动辄游击队也能拉出几门炮来,那简直是故说八道,是对先辈们的调侃,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真实的情况的是,当时的游击队、县大队和区小队装备最多的是“榆木炮”。
这种榆木炮用榆木制成,切成一米左右的一段,中间掏空成为炮膛,装上根据地自已制造的黑火药,一炮下去也打不了多远。而榆木也只经得起一两次发射,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武器,就这还是八路军攻楼的主力装备。
虽然八路军武器落后,但从不打无准备之仗。那种脑袋一热就去楼的桥段只会出现在神剧中。八路军会在战前进行反复侦察,制作出极其精准的沙盘模型。在模型中,高地、沟壑、城墙、炮楼都一应俱全,甚至连炮楼上的射击孔也真实地再现出来。
八路军会在沙盘模型上进行反复的推演,从哪里佯攻,从哪里越过壕沟,土炮架在什么位置,打援部队的位置等全都要万无一失。演练的同时,还要制作攻城器具。比如长梯既可以爬上炮楼,还可以当桥跨过壕沟。如果是用攻击,还要制作装的架子和器具等等。
到1942年以后,前线部队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最好的战斗方法就是神射击炮楼的射击孔。就算没有打中后面的人,也会在炮楼里面形成跳弹,对其中的人进行二次杀伤。进攻炮楼的方式通常会变成一个连掩护一两名神对敌人进行足够的杀伤后再进攻。
但神毕竟可遇而不可求,大部分时候还是八路军凭借着勇气和信念,用着粗陋的武器,和敌人拼命才取得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