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双凤桥94号
电话:023-68246888
传真:023-68246888
邮箱:admin@youweb.com
您的当前位置: 云开-全站APP登录入口(官方)网站/网页版登录入口/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更新时间:2025-01-05 00:47:41
五金火龙果、红托竹荪、车厘子、蓝莓、薄壳山核桃……近年来,阜阳市多地积极探索农业种植新模式,依托先进农业技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南果北种”,并种出珍贵农产品。
火龙果属带植物,在我国南方比较常见,咋出现在了皖北地区?采摘园负责人史良玉介绍,他父亲曾在外地帮人种植果树,学到了一些种植技术,2016年回到家乡后,决定种植一些稀缺的品种。经过考察,他们选中了经济效益较高的红心火龙果。
“皖北地区昼夜温差大,适合水果糖分积累;生长周期拉长,有利于保障水果品质。”分析了南北方种植条件差异后,史良玉于2016年开始试种火龙果。
“尽管我们有种植经验,但火龙果娇气,太冷、太热都不行。”史良玉介绍,第一年就因为没有掌握好大棚的温度,低温导致果树枝茎腐烂,挂果不是很好。
史良玉从网上找资料,向市农技特派员请教,通过对土壤改良、育种栽苗、施肥浇灌、结果收获各个环节的研究,终于摸清了火龙果的“脾气”。利用残次果品发酵和蚯蚓粪做基肥,改善土壤酸碱度;采用起垄栽培模式提高地温,并在夜间为大棚盖上棉被保温;创新茎蔓修剪技术,增强茎蔓的抗冻耐寒能力……“2017年7月,看到枝头上挂起红彤彤的火龙果,我们信心十足,终于可以跟别人说,本地也可以种植火龙果了。”史良玉说。
除了果趣红心火龙果采摘园,近年来我市多地种植火龙果,如临泉、颍东等,7月份上市可持续销售到次年2月,一年可产10茬果子。按一亩地4000斤、每斤6元的价格算,扣除人工、农资等花费,一亩地纯收益可达1.2万元。
我市不仅有“南果北种”,贵州的珍稀食用菌——红托竹荪也在我市一企业落地生根,并“包揽”全国40%的市场。
走进太和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百麓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工厂化车间里,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窝窝灰色鸡蛋状的菌蛋聚集,一朵朵头顶“黑帽”、身着“雪白长裙”的竹荪从菌蛋中“破壳而出”。
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因口味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大,但其生产条件苛刻、工厂化生产难度大,所以一直十分珍贵。
2016年2月,该公司负责人董建国返回家乡太和创业时,结识了有着丰富的红托竹荪等食用菌种植及销售经验的专家,通过与中科院、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借助智能控温控湿技术,让红托竹荪种植实现了工厂化生产,还将产量提高了30%。
“现在,基地还在河南、山东、云南等多省实现了批量生产。”董建国介绍,目前企业生产的菌包及培育的红托竹荪产量已占据全国40%的市场。
同时,该公司还在我市建了7个红托竹荪生产基地,日产2吨鲜品,直接带动300多名村民人均年增收2万元,帮助30多个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以上。
为何选择在本地种植一些原产于外地的“稀罕物”?颍东区枣庄镇大桥村乐农产业园区猕猴桃种植基地负责人周影说:“以前猕猴桃都是外地运来,在大家眼里都很金贵。当我在外地看到猕猴桃是长在藤上的,就想着家乡土地资源丰富,要是在家乡栽种,不仅能让大家看到猕猴桃是咋长的,说不定还能吸引很多人采摘。”事实证明,产业园区栽种了猕猴桃后,的确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而阜南美林蓝莓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郭伟也表示,自己是通过当地招商引资,将蓝莓种植落户苗集镇的。之所以选择在这里种植蓝莓,一是发现当地的土壤适合蓝莓种植,二是此前这里没有人种植蓝莓,能吸引周边市民采摘,提高效益。
对此,我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程伟介绍“稀罕物”里掘金,特色产业是我市从传统农业大市走向农业强市的必然选择。在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求农户摸索利用集成温湿光热调控、水肥一体化、植保微喷、物联网控制等现代农业综合技术,使农作物摆脱土壤、温度、光照等自然气候因素的制约,还需要各级农技人员深入一线了解农户需求,给予技术指导。
“越来越多的特色品种在我市成功种植,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也带动了我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程伟介绍,目前,我市水果种植面积达13.95万余亩,设施农业54万亩,年产值约13.7亿元,带动了乡村休闲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全媒体记者 杨燕 实习生 王雅琳)